淮安区老科协 张士旺
这是好几年前的亊儿了。
那年盛夏,携妻儿顶着灼人的热浪去南昌参加一个笔友活动。会余,游览了当地名胜后,便逛起了农贸市场。
虽说南昌是省会都市,但农贸市场上菜蔬爪果新鲜水灵,货丰物满,不比农村集市差,其中大多数蔬菜瓜果我们认识,惟有一种似黄瓜而又不是黄瓜,颜色淡绿泛白,表皮疙疙瘩瘩的瓜果不晓得叫什么东西,一打听,才知道这叫苦瓜。其中间或一两条橘黄色的,则是长熟了的苦瓜,这只能当药,不能做菜。
走到农贸市场尽头,已是烈日当午,饥肠咕咕,加之暑气逼人,我们便走进一家小饭馆,妻子点了几个小炒、冷盘,我对服务小姐说:“再来一盘炒苦瓜。”又对妻儿说:“苦瓜沒吃过,今天尝尝新。”
不一会,服务员就将几个菜和冷饮端上来了。炒苦瓜,碧绿生青的色彩,顿使我感到滿眼清凉,待夹几片放进嘴里品尝,顿时滿嘴清爽里沁透出淡淡苦味,回味无穷。嗨,苦瓜,怎一个“苦”字了得,这“苦”,别有一番兹味,苦得清润,不腻口舌,不败食欲,还有醇正的余味呢。同时,我还惊奇地发现,与苦瓜同炒的肉丝,似乎也增了色,添了香。
妻子和女儿每人吃了一口,都喊苦,再不向苦瓜伸筷子了。我却忽儿细品,忽儿大筷搛来。邻桌一位中年食客见我吃得津津有味,便说:“其实啊,这苦瓜炒得还不理想,有些烧过了头,生爽全失,就沒吃头了。炒苦瓜,越生越好,生能保持生青、脆爽。”接着,这位食客又带着自豪的口气说:“苦瓜不仅当菜肴饱口福,我们当地还把它作为明目清心、消暑益气的良药哩。”我似信非信,点点头。吃罢炒苦瓜,自我感觉满嘴清凉,走出门来,觉得天也不那么暑热难耐了。
对苦瓜有了初步感受,回家后,我又搬出《辞海》、《辞典》寻觅苦瓜“身世”,这才大开眼界,原来苦瓜还属“老外”派呢。苦瓜为葫芦科植物,因外皮有瘤状突出,故又叫“葡萄瓜”。苦瓜从不把苦味渗入别的配料,所以又有“君子菜”的美名。说来有趣,苦瓜虽“苦”字当头,可英国人却称之为“香油梨”。苦瓜不仅历史悠久,子孙遍布世界各地,而且营养丰富,另外,它的根、茎、花、叶、果、籽均可入药,真的浑身是宝呢。
初尝苦瓜,便留下了深刻印象,久久回味,我忽然感悟到生活不也是个“苦瓜”么,每个人每天为生活奔波忙碌,日操万机,生活虽“苦”,如果会享受生活、品尝生活的话,这“苦”不也回味无穷,如同苦瓜,“苦”得甘醇、美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