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老科协 宋林书 邱家均
区老科协根据群众反映和十分关心的问题,近日对东长街路中段东侧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东长街路中段北至镇淮楼东路区人民医院处(实验小学对过),南至文渠的文府路,长约800m左右,东至东岳庙地段楚港花苑小区,南至车站新村,长约900m左右。
目前,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提升,居民翘首期盼加快东长街中段的综合规划管理,请求列入政府工作议程,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现将调研情况和粗浅建议及对策,报请领导阅示。
一、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
东长街路中段总面积约74000m2,居住960户左右,该地段同样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存在的种种原因造成,主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
1.房屋破旧。居民住户房百分之九十左右均为提脊房,极少数的居民是二层小楼。除巽关小区外,大部份是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房屋年久失修,低矮、破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规划部门因保护老城区原貌不主张拆迁再建。个别户确因破旧的经鉴定后方可批准维修。
2.巷道狭窄。此地段居民住宅的巷道十分狭窄,巷道路面坑洼,高低不平,破旧、泥泞,一般的巷道宽均在1.2m左右,居民有较大家具、物品进出,搬运都很困难。更谈不上有消防通道,安全是个很大的隐患。
3.违章建筑。由于居民房屋年久破旧,加之面积小,居民居住困难,老百姓称之为“鸽子窝”。规划部门又不批建,更不批准改建。不少居民“见缝插针”,出现了许多违章建筑。如:私自加层影响了近邻通风、采光;还有的建空中楼阁,导致邻里怨声载道,甚至互相打官司,闹得不可开交。
4.文渠赌塞。此地段由东长街向东,地处文渠。沿文渠边有的地段少数居民户为了扩大面积搭小棚、小坯,将建筑和生活中等各种垃圾倒入文渠边,这样扩大面积,使文渠,宽度越来越窄,有的地段甚至已基本被堵窄,仅有1.5m宽左右。政府曾多次疏通过,但几年后,又死灰复燃。成为又脏、又臭、又窄的“龙须沟”。文渠实属文物,应保护畅通,保持淮安水乡因水而美,因水而绿的特色才对。
5.卫生较差。此地段居住户稠密,巷道狭窄,而且弯弯曲曲,不正规的巷道,加之违章建筑及小摊小贩偏多,自然带来了环境卫生差,下水道不通时有发生。水塘、污水垃圾乱倒、乱扔随处可见,这么大住宅小区无公厕。加之,这里有百分之二十的居民户在家前屋后长葱、蒜、萝卜及各种蔬菜;百分之三十的居民养鸡、鸭,严重影响环境卫生。
6.绿化为零。此居民住宅区内,居民无休闲活动的空间。更无绿化树木。除东长街两旁的梧桐树外,住宅区内绿化树木直接没有。
二、采取系统谋划,综合施策:
以上所存在问题的现状,与周恩来总理故乡政治知名度不相适应;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不相适应;与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与旅游业共建共享不相适应。东长街中段东侧的棚户区改造已成为当务之急。特提出如下综合施策:
许多居民说:“我们名为住城里,还不如乡下农民住的房屋”。以上由此可见,在老旧小区里,失修、失管、失养以及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存在,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的质量,改造的意愿更加强烈。多年来,他们翘首期盼的棚户区改造,反映破旧,脏乱差的苦衷令人同情。我们坚信,居民所关心、反映的,也是党和政府所关注的事。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如习总书记在今年6月8日视察宁夏时,强调指出“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扎扎实实搞好棚户区改造,把群众的诉求,变成党和政府努力的方向,唱好为民造福之歌,定会让居民改善集中居住点,让居民早日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展现出安居乐业,让所居之地成为温暖的港湾,留住乡愁记忆的美好生活画卷。
1.科学规划,形成执笔绘定力。广大居民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既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万事万物不可能一层不变的,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就是要育新机,开新局,谱新篇。坚持高起点定位,系统性谋划,坚持资源保护与活化利用相结合,彰显文化底蕴,凝聚起推进高质量推进棚户区的小区改善住房条件工作,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细化落实各项措施,设计方案,为保持古城特色,坚持地上地下统筹,里子面子并重、建设管理并举,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居民生活更安全、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要科学编制规划,编制项目规划方案中,要突出“有形象,有故事,有韵味”以及停车位,休闲活动中心和绿化率等要求,具有古城风情,安心、暖心、舒心的诗意栖居。
2.打造样板,争当高质量发力。干则一流,出则精品。对此处棚户区改造,因地处古城市区,要勇攀“制高点”,坚持土地整治,进行土地集聚,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为自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展示浓郁的古城特色,无论是高层还是多层,均可采用青砖汉瓦马头墙的格局,以确保古城风貌。建一处像一处,确保高质量发展古城风貌的风向标。坚持规划有高度,建设有厚度,管理有力度,小区有温度的明星花苑小区。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绣出小区城市品质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成为宜居美丽的明星花苑小区;和谐幸福的明星花苑小区;
3. 整治文渠,内外兼修有动力。矢志不渝抓创新,持之以恒抓环境。我们认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抓好土地整治,进行生态修复。完善设施,打造优美人居空间,通过将此地段的棚户区改造,借此机会内外兼修,彻底将此处文渠改造,向水俯身,搞好两侧的护坡,执笔绘清流,让昔日的“龙须沟”,成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新文渠。
4.政府搭台,面向市场助活力。可以逐步形成“从道路起步,以路作带状辐射,实行以路带房,城区改造,综合开发”的建设新格局。继续坚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在精细化管理上持续用力,充分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积极探索可持续改造模式,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谐美丽家园。一是抓住新机遇,吸引外商投资;二是发展建筑、房地产,市政公用三大产业市场。实现高规格的建筑;发展建筑与积极组建,包括设计、施工、生产一条龙配套的企业集团,实现建筑商品化。总之,要规范化建设;全员化参与;精准化服务;特色化打造,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的风景线。
我们坚信区委、区政府以忧民之心;爱民之情;为民之举;与人民同向而行,东长街中段一定会旧貌换新颜!
二〇二〇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