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盱眙县近三年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基础建设的调研

盱眙县老科协卫生分会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健康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发言中,首次提出了“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38个字。大会结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健康大会讲话中的38个字确立为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了了解全国健康大会精神落实贯彻情况,我们分会组织部分同志进行了考察调研。

一、基本情况

2017年,盱眙县卫健委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全方位的建设与提升,从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科技进步、服务能力着手,脚踏实地,注重成效,全力推进。制定了《2018-2020盱眙县强基层卫生健康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明确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加快完善县、镇、村三级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从2018年起,总投资20亿元,利用3年时间,打造“1246+100”的卫生健康体系。以高标准建设1个县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2个龙头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打造马坝、管仲、河桥、黄花塘4个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提升鲍集、淮河、天泉湖、穆店、桂五、官滩等6个重点乡镇卫生院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建成100个以上省级示范村卫生室和家庭医生工作站。所有村卫生室达省定标准。经过三年的艰辛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工作,分布实施,按序时进度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2018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由当初2009年的11类22项增至14大类55项,基本覆盖居民生命全过程。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获国家级表彰。2018年,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加大投入、务实举措,盱眙被授予“省基层卫生十强县”。盱眙县妇幼保健院创建成国家二级保健院。全县共创建成全国群众满意卫生院9个。2018年,落实人口健康“三个一工程”,抓好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建设,逐步建立人口健康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平台。盱眙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通过省级分级评价标准四级评测。至2018年底,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345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 7个,乡镇卫生院 19 个,村卫生室 246个,民营医院 8 个;共有病床 3648 张,每千人口病床 5.56 张;共有在岗卫生工作人员4495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4049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2.51,每千人口执业护士数  3.27;法定传染病总发病率123.95/10万;孕产妇死亡率 18.32/10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 分别为3.8‰ 和2.1 ‰ ;人口死亡率 308.83/10万;平均期望寿命 81.83岁,其中男性为79.80岁,女性为83.93岁,全县百岁以上老人64人。拥有万元以上医疗仪器设备2164台(套),CT机、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透机、高压氧舱等高新技术设备装备临床。全县卫生系统总资产13.94亿元,净资产5.55亿元。

2019年县人民医院经层层评审创建成三级医院,县中医院启动并申报创三级中医院,盱眙县妇幼保健院创成二级保健院,马坝卫生院通过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创成全国群众满意卫生院8个,省示范卫生院12个、省示范卫生室51个,全县21家预防接种单位全部建设成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等主要指标均超过全市指标, 15分钟健康服务圈逐步形成,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老百姓在基层“看得了病”的愿望得到实现。

2020年,总投资5个亿建筑面积54900平方米的县公共卫生中心已完成拆迁,年底开工建设。总投资6个亿,总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的4个区域卫生中心中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马坝已开工建设,黄花塘、河桥、管仲已完成项目审批、物探等施工前的准备,即将开工。健康盱眙APP实现了居民在线签约、在线咨询、健康档案查询、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等线上服务。健康一体机接入居民健康档案系统,体检和随访信息自动上传,有效满足了公共卫生常规检查。改善了群众就医体验。2020年我县与省儿基金会联合开展了“我助妇儿康.母婴健康守护行动”,全年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03‰,其中婴儿死亡率2.2‰.,孕产妇死亡率 18.32/10万 。2020年,全县各预防接种门诊规划化开诊率达100%。

二、几点建议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和巨大的发展,三年强基层的规划目标初步实现。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卫生健康服务水平、能力和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在调研中也有一些感触和体会,在此提出粗浅的建议。

1、进一步加强卫健人才队伍建设,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近年来全县卫健系统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卫生队伍的规模不断发展状大,但和快速发展的卫生健康事业人才需求还不相适应,尤其是人才结构、人才层次、整体素质急待加强;偏远的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短缺,专科医生、中医等更为突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招不来、留不住;知名医学院校的毕业生、硕士以上的人才很少引进,有时好不容易争取到编制而又招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才。因此,建议人事、卫健、财政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制定特殊人才引进政策,在人才生活待遇、专项补贴、人文关怀等方面给予倾斜。另外对于本地人才给予足够的关心、培养,激发他们更好地为家乡人民健康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努力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为全县人民健康服务。近年来,全县的医疗卫生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更新超越历史,县人民医院荣升三级,中医院晋级在望,马坝卫生院、县妇幼保健院成功进入二级医院行列;全县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医护人员猛增,这些成绩奠定了全县卫生健康事业的基础,可喜可贺。但是目前存在的不足是全县整体的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急待提高,群众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建议卫健主管部门和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把提高医疗护理,防疫保健人员技术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放到重要位置,要把看好病、防好病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天责,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对行业评价的标准和重要依据。

3、继续保持抗疫精神,为守护全县人民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全县医卫工作者作出了巨大贡献,外援武汉,内防输入,临危不具,舍生忘死,取得了零发病的伟大成果。衷心希望广大卫健战线上的白衣战士再接再厉,为保卫全县人民的安康再立新功。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