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老科协 傅士全 王远顺
近期,金湖县老科协戴楼街道分会组织专门人员,就关系到全街道农村稳定、农民切身利益问题的农村拆迁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通过听取街道办事处和村(居)相关负责人的介绍,走访村建规划、土地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进村入户,发放调查问卷、现场察看等形式,对这项工作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了解。现将调查中反映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不足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及工作进展
金湖县戴楼街道位于金湖的西大门,是苏皖两省四县交界处,东与县城和开发区毗邻,南与安徽天长市铜城区接壤,西与盱眙县马坝镇为邻,北与洪泽区共和镇隔河相望。205国道宁连路、331省道金马路、332省道金铜路、247淮金公路以及金马高速穿境而过,特别是正在开工建设的宁淮城际铁路将在戴楼境内设立站点。戴楼街道地域面积75.96平方公里,辖区8个村(牌楼、戴楼、红岭、官塘、小集、新塘、衡阳、楼庄),1个居委会(永丰)和1个镇属农场(金西),总人口2.28万人,6480户。其中已拆迁1420户。目前已规划和建设相对集中居住点6个,其中新型社区3个(牌楼、官塘、衡阳),美丽乡村3个(新塘、红岭、楼庄),特色小区1个(县城小集公寓)。
全县农村相对集中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戴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十分重视,按照“五年任务三年干,打造金湖西大门”的目标定位,抢抓机遇,多举措全力推进农户改善工作,工作进展初见成效。
一是立足实际,分类规划落实。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会同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分赴各村(居)和有关组户调研走访,分管领导坐镇指挥并逐一征求意见,定期汇总交流。选优配强工作力量。抽调相关单位精兵强将,组织相关人员去县内外亮点,农民相对集中住宅小区参观学习。尤其是总结本地传统小区牌楼公寓,反复比较,扬长避短,最终确定扩建相对集中居住小区5个,并明确新扩建的5个相对集中居住点必须让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升级,同时要张显高铁特色小镇的亮点。
二是建立组织,落实责任。戴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总揽全局,专门成立拆迁指挥部,书记、主任亲自挂帅,担任总指挥,指挥部下设专门办事机构,由纪委、司法、财政、农经和村建、土地、环保部门负责人参加,坚持政府主导,村(居)领导配合,健全权责清晰,运转正常,保障有力的高效运行机制,明确各方主体职责,强化协作配合,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会上多次强调拆迁无小事,事关戴楼实现高标准小康目标,事关民生、事关党风、民风和党委、政府的形象,要求加大检查督导、跟踪问效力度、推动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整个拆迁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和责任终身追究制。
三是整合力量,全面推进。戴楼街道2020年计划拆迁400户,目前已完成220户,通过摸底排查和再布置再动员,至7月底可以再签协议200户,其中选择以货币安置形式120户。街道拆迁指挥部精心修改项目推进方案和预案,充分整合建设资金,优先用于农房改善项目,并与嘉御龙庭开发商和其他小区开发投资商紧密合作,通过统一规划,进度细化,确保随拆随建随安置,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成绩与不足
戴楼街道2020年农村拆迁和集中居住区建设如火如荼,工作开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为:
一是街道领导政治意识强。他们把此项工作当作能否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保持一致的政治高度认识,当作实施“乡村振兴”和建设强富美高新戴楼的战略来抓。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多讲政策,多作宣传,多做细致的工作,充分调动村(居)干部和老百姓的积极性。街道和村(居)干部深有体会的说,新一轮拆迁工程,村集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老百姓也从中得到真金白银。
二是集中居住点建设起点高、速度快。入春以来,受疫情影响,拆迁的前期工作受到影响,居住点建设进度缓慢,总量有减。5月份以后,指挥部要求,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把前面耽误的损失补回来,加大宣传力度和拆迁进度,要求各村(居)抢抓小区建设高标准定位机遇,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据不完全统计,戴楼6个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点,在建房屋400套,到年底可安置200户。
三是补偿资金快速足额到位。戴楼街道在拆迁进程中充分体会到“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决不打无把握之仗,要求办事机构不拖泥带水,不模棱两可,在拆迁工作过程中,做到“五个到位”,即政策宣传到位,以省市县政策为统一口径;实物评估到位,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碗水端平;资金兑付到位,农户安置到位;补偿形式任随选择,同时对工作人员也按有关规定也奖惩到位,绝不打“白条”说空话。由于几个到位,使整个农房改善这项民主工程真正惠及广大农民。
调查中发现,戴楼街道2020年拆迁工作虽然进展比较比较顺利,也暴露了许多不足:
首先,不少农户拆迁以后,出现了“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多数拆迁户认为住进新的居住点,环境幽雅,条件好了,生活方便了,就以为知足常乐,不想再奋斗了。有的老百姓还直言,现在收入虽然低一点,但是比较稳,不愁吃住,手里钱少一点,但也不想再创业,办什么大事了。所以,小区建设虽然统筹兼顾农村农民就业创业路径,还是出现“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矛盾。
其次,连片拆迁之后,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拆迁之后,原有的种田机械被随即处置了,打粮晒粮场地和库房被挤占破坏了,道路水路“改头换面”了;另一方面粮食价格走低,这里,不是国家粮食价格政策宏观调控之原因,而是被二道粮贩子捣乱了。即使种田承包大户也情绪低落,不少大户几乎包一年亏一年。例如,2019年杂交稻下市农户出售价是1.15元/斤左右,而在今年春粮贩子上门收购就是1.37元/斤左右,可惜农民手中无粮。
再次,拆迁补偿标准相对偏纸。由于农村七、八十年代建的砖瓦房户比较多,按现在的拆迁执行标准,斗子墙500-600元/m²,实砌墙600-800元/m²,特别是新建的平房与楼房评估价在1000元/ m²左右,最多也在1200元/m²,而现在去集中居住点购房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尽管有上面政策补偿,但装璜费用还是比较昂贵,一般老百姓掏不起,仍是怨声载道。
最后是拆迁经常留“尾巴”。现在首批动拆的,在外打工者城里有房,原有的房屋破旧也没有人居住,动拆工作相对好做。但遇到前期属道路拆迁或公益事业拆迁和开发商开发拆迁,留了不少的“尾巴”,现任领导也感到头疼棘手。因此这些户成了新的“钉子户”。这势必影响拆迁整体效果,一是整体复垦受阻,二是农村环境受影响,群众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据笔者调查,这几年戴楼街道属这种类型的有好几十户。
三、意见与建议
围绕目前怎么拆,应该怎样建?尾子怎么处理,农民就业等实质性话题,提出几点想法和建议:
1、思想再统一,领导再强化。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干群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学习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思想,让广大干群真正理解党和政府的初心,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要使领导干部真正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同时对拆迁群众还要“扶上马,送一程”,让他们打破“小富即安”的错误想法,牢固树立“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发家致富永远在路上。
2、加快建设安置。针对农村拆迁现状,鼓励农户抢抓机遇选择货币补偿形式。安置房竣工一批安置一批,影响一批,带动一批,让拆迁户早日吃下“定心丸”。
3、适当提高补偿。针对农村干群普遍反映目前补偿标准偏低的问题,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参照周边县区补偿的价格,重新研究,适当提高拆迁补偿标准。当然,根据市场物价上涨因素,不搞“一刀切”,要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的积极性。
4、继续倡导连片动迁。在农村拆迁中要坚持统筹规划,因势利导,在教育、引导、自愿的同时,加大行政推动。尽量做到连片拆迁,便于开发复垦规划种植,产生土地效益,同时,对拆迁的垃圾应及时清运,并同农村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结合起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再作贡献。
5、迅速处置因拆迁遗留的“烂尾子”。要尊重民意,一方面要深入细致的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倾听民声,解决诉求。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纪检、监察和司法手段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处理“烂尾子”,树立良好公信力,让拆迁所有工作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受得住群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