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清江浦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2020年8月7日)
在时下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进程中,那些披着岁月苍桑的老旧小区由于种种原因,都需要与现代城市共存一段时间。虽然数量上不是太多,却因为存在着残疾人多,下岗失业人员多,退休工人多,弱势群体多等诸多特殊情况而成为家庭矛盾、社会矛盾多发区域,有时因矛盾激化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常被视为社会管理的重点区域。为了探讨破解这一基层管理的社会难题,为提高老旧小区规范管理水平提供借鉴,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力量,区老科协根据江苏省老科协《关于开展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建言献策竞赛活动的通知》苏老科字[2020]6号文件精神,委托清浦街道办事处老科协分会会长范阳春携部分老科协会员于近期对清浦街办辖区内的部分老旧小区管理情况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并提出如下建议,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一、成立老旧小区管理机构。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小区业委会(没有成立业委会的由物管委代替)和物管公司人员组成,明确负责人,负责老旧小区管理工作,并结合实际制定小区年度工作计划,督促各方有序实施。
二、设计好“便民卡片”向居民发放。卡片上注明社区服务事项,每个项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为小区居民办事提供方便。
三、做好“民情日记”。 社区管理人员的“民情日记”记录着居民的需求和期盼。老旧小区管理人员应视同社区管理人员。不少老旧小区存在着没有物管,时常出现下水道堵塞、漏水,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问题,都需要管理人员一件件地记录下来,仔细研讨,该向有关部门反映的及时反映,需要协调解决的尽力而为。总之,要做到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使群众满意,领导放心。
四、完善社区“微信群”,成员要多元化。各居民小组组长都应入群,有意愿加入的居民也可以申请。还可以吸纳老党员、社区民警、医生、律师、物管负责人、社区网格员等。社区宣传政策法规工作信息,开展惠民服务活动,居民遇到各种疑难问题,都可以在群里发布,相互咨询答疑,不用跑社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五、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背街后巷、楼面围墙等,因地制宜打造各种形式的“文化墙”,大力宣传淮安文明市民12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充分发挥网格服务管理的作用。社区管理人员要自觉做到人到格中去,在网格中察民情,解民忧,促和谐。使社区工作下移,信息来源更多,掌握情况更实。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做到每位居民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