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对金湖县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几点思考

  粮食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和粮食流通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并与之相匹配的一种新型业态。是以粮食加工或流通龙头企业为依托,实现粮食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对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市场、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粮食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增强粮食市场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与现状

  随着我县科技水平逐年提高和农业投入的逐年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提高,粮食加工水平随之提升,粮食产业化发展势头较好。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与形势发展要求,和周边县市相比,我县粮食产业化经营任重道远,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粮食产量规模有待增加。我县虽然是人口小县但是产粮大县,与其他兄弟县相比,总量仍然较小,进入市场和加工利用的粮源相对不足。同时随着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耕地面积和粮食种植面积的逐渐减少,特别是近几年来,种粮收益不稳,调整经济作物、水产养殖、水生蔬菜的比例逐年增加,如果不稳定面积,改良品种,提高单产,把粮食保持10亿斤的规模,势必影响我县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化发展。

  2.粮食品种结构不优。目前,我县粮食品种不优、品质不高,而周边一些产粮县不仅粮源充足,而且品种好质量优。我县种植结构还需继续调整,一些农户对于粮食种植观念落后,市场商品意识不强,在推广优质品种种植上不够积极主动,难以形成规模连片种植,导致优质品种种植推广缓慢,直接影响粮食种植规模、质量和效益。

  3.粮食加工能力相对过剩。全县稻谷总产量现仅有30-35万吨,而稻谷年加工能力已达130万吨,总产量仅占加工能力的1/4。加之一些加工企业为争夺粮源,不得不违背市场规律,擅自抬价或降低收购标准,形成企业相互恶性竞争。开工不足,不少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导致全县粮油加工行业整体不景气,特别是粮食精加工、深加工企业少、品牌名牌拳头产品更少。

  4.粮食产业链条亟待拉长。由于相关部门之间、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多向性的连接,以致粮食生产、购销、储运、加工等环节还处于分割状态,市场与生产脱节、种植与加工脱节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二、成因与分析

  1.粮食重要地位有所削弱。这些年来,由于我县粮食生产已连续十多年丰收,有不少人认为吃不焦、穿不整,粮食吃饭不是问题,一些人对粮食需求发生变化,对无粮不稳重要性有所忽略,忽视粮食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部门、单位只重视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有的镇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越来越小,甚至出现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现象,粮食地位不够凸显。

  2.粮食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多数加工企业仍为粗放型加工,初级产品多,深加工程度低,产品结构也不尽合理。特别是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粮食加工产品单一,质量和档次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叫得响的知名品牌更少。粮食资源转化和综合利用率低,附加值不高,仍以米、面等传统产品为主,企业效益无法提高。

  3.社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缺乏政府主导的力度,组织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牵头、作用发挥不到位,企业行业协会未能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对粮油市场信息、技术创新、新品开发等方面情况的分析交流不够,对企业遇到的难题,提出的粮油加工、经营发展、规划帮助研究解决办法少,在开展创建信用体系、名牌工程、放心粮油等活动方面,会员之间的协调欠力度,未能起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合法权益的作用。

  三、对策与思路

  针对我县粮食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现状,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快粮食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县粮食产业化经营规模和成效。

  1、强化基地示范作用。实施粮食产业化经营应重视优质粮食品种生产基地建设的示范作用,当前应做好调查和优化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的布局,淘汰过时的常规粮食品种,逐步缩减种植面积,扶持建立一批优质稻生产基地,使之规模化、专业化,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指导,统一收购管理科学化,实施“一镇一品”“一区一品”的形式,强化基地的建设力度,搞好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提高土地产出率,通过基地的典型示范作用,为创建优质、高产名牌品种和优质精深加工产品奠定基础。

  2、强化龙头带动作用。粮食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和推进科技 进步的最佳经营组织形式,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这一纽带连接农户和市场,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大小,直接决定粮食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应鼓励和扶持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通过参股、兼并、联合、租赁等多种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使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能凭借自身的人才、技术、信 息、网络、品牌、设施、销售、流通等方面的优势,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研制优质粮食产品,扩大市场销售份额和竞争力,使粮食产品增值,农户增收。

  3、强化科技推动作用。科技创新为实施粮食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技术支持,而这种支持应始终贯穿在产 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生产为基础,建立相对稳定优质品种育种和供种体系,突出优质品种的专用性,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环节,要做好配套的产业化服务和市场开发,为粮食产业化的生产与经营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保障。

  4、强化政府引导作用。粮食产业化经营不但涉及到农业生产,粮食安全,还涉及到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而农业是高投入、低产出、风险大的产业,需要政府提高帮扶力度和组织化程度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教育广大农户转变传统观念,增强粮食的忧患意识,引导广大农户进行专业化的生产,以市场为导向,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粮食品牌,农业信贷部门应增加对粮食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同时政府应对粮食经营“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户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使他们知法守法。同时要加大对企业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以及产品的加工技术更新,给予补贴支持、税收优惠,促进我县粮食产业化经营上水平,上台阶。

  (金湖县老年科技协会财粮分会 潘菊生、汤玉宝)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